top of page
  • Facebook
  • Line

被收錄在米其林食材庫裡的藥材:「薑」穿越廚房與藥房,古今東西都常使用的療癒力草本植物。

  • 作家相片: ALEGIS
    ALEGIS
  • 2024年7月30日
  • 讀畢需時 9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8月2日

一次看懂嫩薑與老薑的差異、薑的功效原理、薑的好處、如何正確使用生薑,使用薑可以幫助減肥嗎、使用生薑的禁忌與注意事項、什麼人不適合吃薑、薑與薑黃的差異。



薑不僅是台灣家庭廚房中必備的日常食材,也因其在料理中的多功能應用而受到高度讚譽,甚至被收錄在米其林指南官方網站的食材庫中。作為食藥同源的草本植物之一,薑不僅擁有多種療癒效能,其獨特的風味更使其在烹飪中廣泛運用。在各國的藥典中,薑被大量記載,證明其顯著且多方面的療效,堪稱是不可或缺的草本療癒植物之一。


這篇本文章,將與您一起深入探討薑的好處與功效,及如何利用薑促進身體健康,並提供具體的使用方法。


薑:食藥同源的代表性療癒草本植物,有「嘔家聖藥」之稱


薑(學名:Zingiberaceae)是多年生單子葉植物,薑科薑屬的植物。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起源的說法有很多種,但最主要說法皆是由亞洲為主要起源,並以貿易的形式逐步向世界各地傳播。薑的葉子呈長條狀,表面光亮綠色。它肥厚的塊狀地下莖「味道辛辣」是主要食用部位。


隨著種植的年份不同,生薑採收後的辛辣程度也隨之提升。食用上大致分嫩薑、生薑、乾薑三類。一般來說,種植後4到5個月便採收的是「嫩薑」,栽植滿10個月以上採收的是「老薑」,種植超過2年達到4年,則為上等老薑或薑母。嫩薑莖皮嫩薄,色淡白,肉質柔嫩多汁,老薑已呈完全成熟,外皮粗厚而多纖維,汁少辣味強。通常作為醃漬小菜的都是使用「嫩薑」,入藥、做菜調味的多用「老薑」。而「乾薑」以藥用為主,「乾薑」是由老薑經由不同炮製程度與工序製成,可進一步加工分為薑炭、炮薑。有了這些基本的認知之後,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深入了解這種,貫穿古今中外的充滿療癒力的草本植物。




 

穿越廚房與藥房,橫跨歐亞千年的療癒性草本植物「薑」


薑,自古以來被視為不可或缺的辛香調味料和中藥材。它不僅能增添食物風味,還擁有豐富的醫療價值。在不同文化中,薑扮演著重要角色。古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將薑視為「治萬病」的靈藥,而中世紀薑傳入歐洲後,也被德國的科勒藥用植物和英國的《草藥大全》(The Complete Herbal)等歐陸草藥典籍大量記載。在歐洲,薑被廣泛應用於甜點和茶飲中,聖誕節受歡迎的薑餅(Gingerbread)便是一例。


「薑」在傳統草本體系及民間便方中被大量使用。用於傳統中醫治療的薑,內服湯劑、外敷膏劑皆有多種不同的變化與運用。在日常食用方面,不論是菜餚、肉類還是湯品,許多中餐食譜中幾乎都會用到薑。在台灣、香港及中國南方,薑製成的甜品也廣受歡迎。華人社群中,普遍有飲用薑茶的習慣。薑可入菜、入藥、入甜品、湯品,內服、外敷皆宜,是橫跨廚房與藥房的常勝軍。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,部分痊癒患者也因其暖肺、化痰的特性,將其運用於康復後的養護中。


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主要探討「生薑」,也就是未經炮製的老薑的特性,來看這個從市場就輕易可以買到的「東方靈藥」,有什麼在傳統療癒與現代藥理,分別發現的好處與功效。


薑的東方傳統功效與現代學理研究

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薑:「生用發散,熟用和中。」具有溫胃散寒,和中降逆,止嘔功良,故有「嘔家聖藥」之稱。

生薑的傳統療癒功效


生薑為薑科植物,主要食用的部位是其塊狀的根。生薑味辛、性溫,歸肺、脾、胃經,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被歸類為中品。在東方養生理論中,強調身體冷熱陰陽的平衡,健康的身體應該保持寒熱適中。生薑性「溫」有,具有熱的屬性,所以對於因天氣寒冷引起的不適特別有效。下面我們將會詳細說明,生薑在傳統醫學中的各種功效:


胃寒嘔吐

生薑能溫中止嘔,對於胃寒引起的嘔吐有顯著療效。當胃部感到冷痛並伴隨噁心嘔吐時,適量飲用生薑汁或含有生薑的湯藥,可以有效溫暖胃部,緩解不適。


風寒感冒

生薑具有辛溫解表的特性,能夠發散體內風寒。當因受涼出現鼻塞、流鼻水、頭痛等症狀時,使用生薑可以適度緩解症状。


解魚蟹毒

生薑具有解毒的功效,特別是在食用魚、蟹等海鮮時,加入生薑可以減少過敏和中毒的風險。其活性成分能中和魚蟹中的毒素,保護消化道健康,預防食物中毒。


除痰減咳

生薑性溫,能溫肺散寒,緩解因肺部受寒引起的風寒咳嗽。生薑味辛,生薑的辛辣成分有助於化痰,特別適合痰多黏稠,引起的咳嗽不止的人群使用。生薑具有抗炎作用,能幫助緩解呼吸道炎症,改善咳嗽症狀。生薑散寒的作用能化解寒氣在胸口的積累,開痰下氣,減少食不下嚥感。


風濕痺痛

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生薑「搗汁和黃明膠熬,貼風濕痛。」可見把生薑敷在患部,或是炒熱後貼在患部,可以緩解關節痠痛。


另外,《本草經》記載,生薑「久服去臭氣」、「能消水氣」,因此在華人社群中,不論是烹煮肉類、海鮮或是蔬菜時,經常添加生薑作為輔料。不僅能增添食物風味,還能去除肉類和海鮮的腥味和異味,提升菜餚的整體口感。果然可以說是,食用、藥用、外敷、內用皆宜,是跨越廚房與藥房的常勝軍。



生薑的現代藥理作用


現代的藥理研究中,薑目前已發現超過 100種以上的化合物,主要可分三大類,分別是為薑辣素 (gingerol)、揮發油 (essential oil) 和二苯基庚烷 (diarylheptanoids) 。其中,揮發油為薑的芳香特性主要來源。薑辣素除了是薑中辛辣與芳香成分外, 亦為主要活性成分。而生薑與乾薑在成份與作用上的主要差異,亦源炮製過得乾薑在辣薑素組成成分上的變性。二苯基庚烷主作用在於消炎、鎮痛等方面功效。下面,將生薑在現代醫學臨床上的應用歸納為下列。


止吐止暈

現代藥理研究發現,薑能降低神經性的嘔吐、噁心、化療或術後引起的嘔吐。多項研究也顯示,服用生薑對孕期的噁心和嘔吐症狀相當有效。此外,在出行搭乘交通工具前半小時或途中,喝一小杯薑汁或含幾片生薑,可以降低頭昏、噁心、嘔吐感,其 「嘔家聖藥」之稱,可謂當之無愧。


促進及保護腸胃

生薑的芳香味、辛辣味能使人的食慾增強,精油可增加胃液分泌, 促進胃腸的蠕動,調整胃腸機能。此外,在大鼠實驗中發現,生薑提取物能抑制由鹽酸、乙醇所引起的胃黏膜損傷。


抗炎

生薑含有多種活性化合物,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薑辣素(Gingerol)。這些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。現代研究表明,生薑可以有效減少炎症標誌物,緩解慢性炎症性疾病如關節炎、潰瘍性結腸炎等。


抗氧化

抗氧化活性能降低自由基對組織的 破壞,因此可預防癌症、動脈硬化、心臟 疾病等疾病,有研究指出薑辣素具有清除 DPPH、superoxide radical 及 hydroxyl radical 等自由基能力。


生薑可以幫助減肥嗎


生薑除了能調節身體濕氣,規律節食時腸胃的機能。在小鼠實驗中也發現,生薑的水提取物能抑制以高脂飼料餵食的小鼠脂肪細胞增生,其可能原因是生薑能阻礙小腸對油脂的吸收。所以,生薑從各方面來看,都是體重控制時的最佳助手。


三高與糖尿病患者也適合食用生薑嗎


在家兔餵食高脂飼料的實驗中,發現給予生薑提取物的家兔,能顯著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。此外,對糖尿病大鼠的實驗,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,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壓。因此推估,適度食用生薑,對三高患者與糖尿病患者,是有益處的。


生薑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恢復中的功效


新冠肺炎患者在痊癒後常會有咳嗽和痰多的問題。生薑性溫,歸肺經,具有化痰止咳的功效,能有效緩解呼吸道不適。生薑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,能協助患者增強體質,減少炎症反應。能幫助康復的患者促進消化。


使用生薑有這麼多好處,在新冠疫情期間,多種防疫的配方中也含有薑。 但要注意,生薑本身並沒有被發現,用在新冠預防與治療的功效。防疫茶的配方中含有薑的主要原因是,利用將溫暖的特性,平衡其他藥材過寒涼的偏性,降低寒涼草本植物帶來的副作用。



薑的使用方法與時機、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


生薑作為「食藥同源」的代表,具有眾多好處。然而,即使在華人、日本等東方社會中,僅會食用嫩薑,卻很少直接食用生薑,也很少單獨使用生薑。在使用上多是與其他食材,或療癒性草本植物搭配使用。下面我們就提供一些使用生薑的時機與辦法,讓「薑」這個在市場就可以買到的「東方靈藥」,在生活中把的功效發揮到最大。下面,我們整理了幾個華人社群中,常見非藥用的使用辦法。


薑的使用方法與時機


薑茶

著涼或淋雨落水後,煮一杯薑茶用來驅除寒氣預防感冒時飲用的「薑茶」。把「生薑」與紅糖同煮,用來防止因為寒氣進入身體,引起的傷風感冒等問題。如果手邊有紅棗或桂圓,加進去一起煮不僅美味升級,還可以藉助紅棗與桂圓補益脾胃,養心安神的功效,使療癒力更升級。


薑湯

華人社群中煮各類湯品的時候,幾乎都會在湯裡加幾片生薑。而有些療癒力湯品,更是使用多種草本植物與大量的生薑共同烹煮。「當歸生薑羊肉湯」就是一道華人社群中著名的藥膳湯品。在金匱要略中記載,以當歸三兩、生薑五兩、羊肉一斤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在寒冷的「大寒」節氣中,喝一碗熱呼呼的當歸生薑羊肉湯,絕對療癒力滿點。


薑汁/泥

對於有天寒就容易關節痠痛的人,在患部敷上薑泥或用薑製成的貼布,可以減輕身體的不適。在各類甜品中加入薑汁或薑泥,也可以做作成療癒力滿滿的甜點。把一比一的薑泥與糯米粉混合,加上紅糖、白酒與雞蛋,就可以用平底鍋煎成美味又療癒的薑粿。另外,有名的薑汁撞奶,當然是使用薑汁為主要原料製作的囉。



使用薑做成的茶飲、湯品配方繁多,依據不同的配方可以達到不同的功效。傳統中醫的方劑,也有許多使用薑的成方,利用薑的特性使不同的方劑達成最大的功效。生活日常中,尋找配方精良、品質可靠的複方茶包也是一種既可享受美味,又非常養生的聰明選擇。




生薑使用時的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


食藥同源的生薑是在生活中使用是相當安全的,在使用時有幾個小地方要注意。


薑皮不要削

我們食用的是薑的地下塊莖,市售的薑通常會帶有一些泥土。所以,很多人習慣削皮後再使用。事實上,生薑的表皮也有功效。薑皮性味辛,涼。功能和脾行水消腫,主要用於消水腫,與利小便。薑皮的「涼」性可以調和生薑本身的「熱」性,且本身有消水腫的功能。所以,使用薑之前,僅需要用小刷子把薑上附著的泥土清洗乾淨,不要刮掉薑皮喔。


通風陰涼處保存

其次,生薑發芽雖然會使薑的效力下降,但不會產生毒素,發芽的薑可以安心食用。但腐爛的薑會產生黃樟素,所以生薑如果有霉爛的狀況發生,就不宜再食用了。在市場上買的薑分為洗過不帶土的,與沒洗過帶土的。通常,沒有洗過帶土的薑放在陰涼通風處,可以保存的時間比洗過的薑較為長久。


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(FDA)把薑列為「公認安全」,但食用薑的份量過大還是會產副作用。但在傳統醫學中薑性「溫」,具有顯著的「熱」偏性,通常不建議長期大量食用。下面是生薑在在傳統醫學中,認為不宜過量使用生薑的族群。


陰虛內熱者

薑性溫熱,體質偏熱者如常感到,口乾舌燥、手腳心熱、心煩易怒、夜間盜汗等,應避免過多食用。


痔人癰瘡者

有大便乾燥痔瘡的人,以及容易產生毛囊炎的族群,不應該大量食用薑。


孕婦

孕婦適量食用可以減少孕期嘔吐與噁心不適,但不宜每日大量使用。



「薑」與「薑黃」外觀相似,口味功效截然不同


另外要注意,薑和薑黃雖然同屬薑科,但它們在味道及用途上有顯著差異。薑(Ginger)外觀為粗糙的棕色根莖,內部呈淡黃色,味道辛辣。薑黃(Turmeric)則具有橙黃色的外皮和內部,味道較溫和,具有的苦味,有「窮人的番紅花」之稱,常用於製作咖哩。兩者風味截然不同。在功效方面,薑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薑黃素(Curcumin),亦不同於薑的主要活性成份,薑辣素 (gingerol)、薑醇(gin-gerols)、薑烯酚(shogaols),故兩者不宜混用。





用一杯下午茶,開啟每日的療癒之旅


生薑在現代藥理學中展現了多種重要的健康益處,從抗炎、抗氧化、消化健康,到抗癌、抗菌、血糖控制和心血管健康。這些科學研究為生薑的傳統應用提供了現代的科學支持,使其在現代醫學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。適量食用生薑或其製品,不僅能提升日常飲食的風味,還能顯著改善整體健康狀況。生薑在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後的保養中具有多種益處。通過合理運用生薑,可以增強免疫力、促進消化、緩解呼吸道症狀,並減少炎症和氧化壓力。



ALEGIS療癒茶飲精選台灣生薑製作成的「日暖輕舒茶」。不僅美味而且可以立刻享受薑的多種好處,兼具平衡與療癒力的複方,適合各種體質與族群的需要。在享受美味的同時,就能開啟每日的療癒之旅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